“潇湘热土,魅力湘茶” “温润如玉质地好,生态有机品质好,养身润心口感好”“乌云盖白雪,脖戴银项圈,丝颈葫芦肚,耳薄体毛稀”……今天,二十三届中国中部(湖南)农业博览会上,这三场推介会让记者印象深刻。
“挑担茶叶上北京”,湖南茶业势头正盛
10月28日上午,第二十三届中国中部(湖南)农业博览会“湖南红茶”品牌推介暨“挑担茶叶上北京”活动集结誓师大会在长沙国际会展中心举行。
湖南是一个茶业大省,产茶历史悠久,茶文化深厚,茶类资源丰富,自古名茶荟萃,被誉为“江南茶乡”,是中国茶叶的重要茶区。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关心重视下,在各级各部门的支持和全省茶人的共同努力下,全省茶业综合产值跨越千亿大关,至2021年底全省茶园面积达到338万亩、32.28万吨、综合产值1012亿元,分别位居全国第8、第5、第4位,潇湘茶、湖南红茶、安化黑茶、岳阳黄茶、桑植白茶五大茶类品牌竞相绽放、同步发展,呈现出“三湘四水五彩茶香”的发展格局,在湖南脱贫攻坚中成绩突出,为湖南实现全面小康作出了贡献。
为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打造“湖南红茶”省级公用品牌的重大举措,启动实施农业生产“三品一标”提升行动,树立一批制茶能手、标杆企业及其产品品牌典型,全省组织开展了2022年度湖南红茶“十大制茶工匠”“十大产品品牌”推荐评选活动。本次活动共评出2022湖南红茶“十大制茶工匠”13人、“十大产品品牌”15个。
湖南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马艳青表示,“新时代新征程,面对常态化的疫情和不确定性国际形势,湖南茶产业一定要立足新发展阶段,坚持‘三茶统筹’、依托科技文化、致力打造品牌、积极拓展市场、促进三产融合、壮大产业实力、提升综合效益,推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持续巩固拓展茶产业脱贫攻坚成果,为品牌强农、农业现代化树立典型示范,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乡村振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近年来,随着“湖南红茶”品牌知名度提升、影响力扩大,全省红茶产业覆盖面不断扩大,占比不断提升,初步形成了“湖南红茶”省级品牌引领、省市县及企业品牌联动、共享共建的产业发展机制和“省级公用品牌 +企业品牌+核心产区产品”品牌体系架构。随着全省红茶加工工艺不断改进、完善,红茶产品品质持续提升,“湖南红茶”商标使用授权企业逐年增加。今天的活动现场,还对第五批“湖南红茶”商标使用企业进行了授牌。
活动最后,本次活动冠名品牌碣滩茶,特别支持品牌湖南红茶、安化黑茶,活动支持品牌保靖黄金茶、桑植白茶、张家界莓茶、常宁塔山红、韶山红、新化红茶的品牌代表们走上舞台,举旗集结宣誓。
好看、好香、好吃,“南县小龙虾”越“蹦”越欢实
南县头顶迤逦长江之腰,身处浩淼洞庭之心,是国家洞庭湖生态经济区核心地,是全国唯一的纯移民湖区县,有“挂面之都,稻虾之乡”的美誉。
人间烟火,寻味南县,下午,南县特色农产品推介会举行,向观众推介“稻虾生态种养模式”下,独具特色的“南县稻虾米”和“南县小龙虾”。
“南县稻虾米”“南县小龙虾”有来头,更有名头。源于南县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优质的专用品种,加上生态的种养模式。“虾在稻中游、稻在虾田长”,道法自然、稻虾共生。
此外,南县稻虾米具有“温润如玉质地好,生态有机品质好,养身润心口感好”的特征,可谓是“好看、好香、好吃”。“南县小龙虾”个大、体肥、色亮,个个颜值“爆表”,肉质细嫩,味道鲜美,不用任何调料,就能满嘴留香。
现场,试吃小龙虾的观众络绎不绝,纷纷竖起大拇指:“好吃!”
宁乡花猪肉,成就“御膳”的终极秘方
近年来,湖南大力实施“一县一特一品”,着力强化“四个坚持”,探索出了一条具有湖南特色的品牌强农之路。宁乡市农业农村局(畜牧水产事务中心)借助此次农业博览会的契机,以宁乡花猪产业发展为基础,很好地向外界推介了宁乡现代化农业。
湖南省流沙河花猪生态牧业股份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获得了宁乡市畜牧水产事务中心的统一授权授牌,此举为建设宁乡花猪品牌价值输出体系再添强力一环。
活动中湘菜大师讲解了多道“御膳”的制作过程,成为“御膳”的注意细节及独家秘方——宁乡花猪肉比普通猪肉更有弹性、口感好、肉味香浓、没有异味腥味,是成就“御膳”的终极秘方。
“乌云盖白雪,脖戴银项圈,丝颈葫芦肚,耳薄体毛稀”,这是对宁乡花猪体貌的传神写照,宁乡花猪肌肉色泽鲜红、纤维纤细、纹理间脂肪分布丰富均匀,肉质细嫩,肉味鲜美,被誉为湖南“三宝”之一。也因宁乡花猪在完全天然、健康的环境下生长,采用原生态的喂养方法,更是形成了特有的性状:耐粗饲、抗病力强、性情温顺、产仔率高、肉质细嫩、味道鲜美等,被称为国家重要的家畜基因库。
近年来,宁乡集中打造了涵盖花猪种质资源保护、标准化生产、屠宰、冷链、精深加工、销售服务一体化的产业集群。2021年,全市出栏宁乡花猪38万头,产业链综合产值约36亿元,品牌价值突破52.4亿元。
潇湘晨报记者章杨梓昕 摄影记者杨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