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由湖南师范大学、中南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国外“一带一路”研究译丛》(以下简称“《译丛》”)出版发布暨专家研讨会在长沙举行。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明办主任肖凌之,欧洲科学院院士、湖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译丛》主编蒋洪新教授出席活动并致辞。湖南出版投资控股集团党委委员、中南出版传媒集团总经理周亦翔主持活动。
蒋洪新代表湖南师范大学和《译丛》编译委员会向出席活动的领导、专家表示衷心感谢和热烈欢迎。他表示,大学是时代的先锋,是“一带一路”的重要参与者和排头兵。在习近平主席“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之时、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召开之际,《译丛》的发布可谓恰逢其时。湖南师范大学将汇集翻译、国别区域等领域的顶尖师资,深入开展面向“一带一路”的高水平的翻译实践与国别区域研究,为持续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和湖南“三高四新”美好蓝图的实现做贡献。
肖凌之在讲话中指出,《译丛》编译出版充分体现了新时代湖南出版人的责任担当和能力水平,为我国与共建国家的深化思想交流、开展文明互鉴提供了优质载体,可以打造成“双效”俱佳的精品图书。
会上,湖南人民出版社总编辑、总经理钟伦荣介绍了《译丛》的出版情况。他指出,湖南人民出版社高度重视《译丛》的编辑出版工作,在遴选原版图书书目和译稿审读等关键环节,严把导向关;在编辑校对等环节,严格执行“三审三校”和印前质检制度,精心优化版式和封面设计,严把图书质量关,努力把《译丛》做成一套传得开、立得住的精品力作。
湖南师范大学翻译传播研究所所长、《译丛》主编尹飞舟教授介绍了《译丛》的选题及翻译情况。他表示,《译丛》编选翻译工作遵循了三个要求:一是选取各个区域、各个方面有代表性的作品;二是服务共建“一带一路”实践,选择服务于“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的、具有建设性思想的作品;三是追求翻译的高质量,组织一批具有丰富翻译实践经验和深厚理论素养的译者,反复审校,精益求精。
湖南师范大学语言与文化研究院院长、《译丛》副主编邓颖玲教授发布了《译丛》第一辑、第二辑书目。
“我坚信‘一带一路’倡议可以通过互动和交流,帮助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建立信任。”来自孟加拉的《译丛》原版图书作者代表、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人文社科学院黄泽(Md.NazrulIslam)副教授介绍了其主编的《从丝绸之路到“一带一路”:重塑过去、共创未来》一书,并对图书的译者、编者表达了真诚的感谢。
期间,外交学院原党委书记、常务副院长袁南生教授,湖南师范大学外交研究中心主任滕建群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国际事务研究所所长王义桅教授,湖南师范大学“一带一路”文化传播与交流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陈小法教授等与会专家高度评价了《译丛》的学术价值、时代价值与实践意义,并就“一带一路”倡议的发展趋势、国际合作、文化交流以及《译丛》的后续开发等话题进行深入探讨和交流。
据悉,《译丛》由湖南师范大学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外国语言文学学科与中南出版传媒集团合作,欧洲科学院院士、湖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蒋洪新教授,湖南师范大学“潇湘学者”特聘教授、翻译传播研究所所长尹飞舟教授担任主编,湖南师范大学语言与文化研究院院长邓颖玲教授、翻译传播研究所副所长余承法教授担任副主编。
自2018年启动项目以来,先后编译了海外关于“一带一路”最新研究成果的高端精品学术力作共两辑25种。其中,第一辑共10种,集中介绍和阐释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区域的情况,包含基础资料、基本事实和最新研究成果等,作者来自印度、孟加拉、泰国、美国、荷兰、澳大利亚、意大利和希腊,区域涉及南亚、东南亚、东北亚、中亚和中东欧。该辑图书入选“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规划增补项目,于2019年底完成出版工作;第二辑集中介绍和阐释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区域对“一带一路”倡议的反馈,所选书目增加了来自俄罗斯、韩国的作者,涉及经贸、交通、人文、法律等方面的内容。该辑图书入选“十四五”国家重点出版规划项目,拟于2025年完成15种图书出版,第一批6种将于2023年12月推出。
潇湘晨报记者周诗浩 摄影记者杨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