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种子精神”,联合国嘉宾走进水稻博物馆
潇湘晨报 2024-10-01 00:02:58
9月27日,中南林涉外学院师生陪同联合国人口基金驻肯尼亚代表、肯尼亚政府官员及学术专家一行参观了世界首个以水稻为主题的博物馆——隆平水稻博物馆,缅怀“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传承“种子精神”,见证中非真挚友谊。
“十余年来,在袁隆平院士等中国杂交水稻专家的接续努力之下,目前已有20多个非洲国家引进种植中国的杂交水稻。中国杂交水稻在这些非洲国家落地生根,结出累累硕果。”中南林涉外学院彭同学介绍。随后大家参观了隆平厅、历史厅、科技厅,了解袁隆平先生的生平和学术贡献、追溯五谷的悠久历史。活动中,专家还与学生组队,化身为大米知识的智慧考官,共同对大米展开一场全面深入的“考核”,用五谷材料创造出独一无二的作品。
当日上午,代表团一行还走过袁隆平院士曾经工作过的稻田,切身感受袁隆平院士对土地深沉的爱恋,以及对“禾下乘凉梦”、“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两个梦的崇高追求。
据介绍,大学生是国家的“种子”,中南林涉外学院积极发挥国际交流功能,以学生使者为纽带,鼓励青年学子努力成为中非文化对话的使者。在袁隆平院士的“种子精神”引领下,中南林涉外学子们为代表团一行讲述“一粒种子”的故事,介绍中非双方共同进行杂交水稻有关的科学探究实验、艺术创作活动等知识,传播中国文化、讲好中国故事,潜移默化地在国际友人的心中播下“中国种子”。
通讯员何先进 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