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胰腺肿瘤和“癌中之王”胰腺癌有区别!可能出现激素相关症状
潇湘晨报 2025-04-21 16:53:23
6.7k阅读

提到胰腺上的肿瘤,大部分人首先会想到“癌中之王”——胰腺癌。因其恶性程度高、转移快的特点,常常让患者谈癌色变,甚至绝望。其实,胰腺肿瘤也有“另类”,预后较好,它就是胰腺神经内分泌瘤。

林先生7年前在体检时发现自己胰尾部长出了一个肿瘤,且肝内多处转移,他便来到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检查发现,林先生胰腺癌相关特异性肿瘤标志物均正常,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偏高。经过穿刺活检,林先生被诊断为胰腺神经内分泌瘤。通过系统的内分泌联合中医药治疗,林先生安然生活了7年,并且在整个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轻,生活质量高。

什么是胰腺神经内分泌瘤?它和胰腺癌有什么区别?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医学中心副主任郭忠聪进行了详细介绍。

什么是胰腺神经内分泌瘤?

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是一类起源于肽能神经元和神经内分泌细胞的异质性肿瘤,为恶性肿瘤,分为功能性和无功能性。

功能性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占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89.6%,22%的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有激素分泌症状,80%-90%的伴激素分泌症状的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有相对高的转移风险。

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起病隐匿,早期诊断困难,多为偶然发现。50%的患者确诊时已为晚期,中位生存时间约为33个月,65%的患者在确诊后5年内死亡。

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非特异性症状有出汗、潮红、间歇性腹痛、支气管狭窄、消化道出血和心脏疾病等。虽然功能性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即有明显的症状,但肿瘤定位困难,往往容易被忽略。

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与胰腺癌的区别

胰腺神经内分泌瘤和胰腺癌是两种不同类型的胰腺肿瘤,它们在起源、生物学行为、症状、诊断、治疗和预后等方面都有显著不同。

起源:

胰腺神经内分泌瘤:起源于胰腺中的神经内分泌细胞,这些细胞具有分泌激素的功能。

胰腺癌:通常起源于胰腺的导管细胞,这些细胞负责制造消化酶。

生物学行为:

胰腺神经内分泌瘤:通常生长较慢,恶性程度较低,但仍有转移的潜力。

胰腺癌:生长迅速,恶性程度高,早期就可能发生转移。

症状:

胰腺神经内分泌瘤:功能性胰腺神经内分泌瘤会分泌过量激素,导致各种激素相关症状;无功能性胰腺神经内分泌瘤早期可能无症状。

胰腺癌:早期症状不明显,随着病情发展可能出现腹痛、黄疸、体重下降、消化不良等问题。

诊断:

胰腺神经内分泌瘤:通过血液和尿液检查激素水平、影像学检查和病理学检查来诊断。

胰腺癌:通过影像学检查、内镜超声和病理学检查来诊断。

治疗:

胰腺神经内分泌瘤:治疗包括手术、靶向、内分泌治疗、化疗(如生长抑素类似物)和介入治疗。

胰腺癌:治疗可能包括手术、化疗、放疗和靶向治疗。

预后:

胰腺神经内分泌瘤:因部分功能性神经内分泌瘤会分泌过量激素导致激素相关症状,症状早期较明显,易于早期发现,疾病发展速度较慢,预后相对较好,生存期较长。

胰腺癌:因为通常早期无相关症状,在晚期出现相关症状才被诊断,且治疗手段有限,生存期较短,预后较差。

医生提醒,胰腺神经内分泌瘤和胰腺癌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疾病,但它们在影像学上有相似性难以鉴别,需根据相关肿瘤标志物、病理活检来鉴别。它们的治疗策略和患者管理方式大不相同了解这些差异对于制定正确的诊断和治疗计划至关重要患者应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治疗。

通讯员郭忠聪 刘伟 潇湘晨报记者任弯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