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高校一个学生工作室夺得省赛双金,企业HR提前半年“抢人”
潇湘晨报 2025-03-31 12:43:26
2.4k阅读

在巴掌大的电路板上,选手将芯片、电阻、电容等十多类,共计上百枚,最小仅1mm的元器件分层排布……近日,2025年度“楚怡杯”湖南省职业院校技能竞赛高职高专组“智能电子产品设计与开发”赛项在长沙闭幕,全省66支队伍的264名选手同台竞技,展开激烈比拼。湖南工业职院选手在这个赛项中斩获一等奖2个。

据介绍,“智能电子产品设计与开发”赛项分为2个阶段进行,比赛总时长290分钟,分为电子电路设计、典型故障电路板功能分析及故障排除、物品检测系统开发与装调三个模块。竞赛模拟工厂传送带分拣产品的应用场景,要求选手开发智能检测标识器,通过摄像头机器视觉识别传送带上不同特征的物品,并以激光定位目标物品。

湖南工业职院8名获奖学生均来自该校电气工程学院的电子创新工作室。一等奖团队成员肖明杰表示:“比赛时舵机突发异常停机了,我们团队4人都很冷静,迅速根据故障树模型,逐项分析可能存在的故障点,很快就定位到问题原因,并进行了修复。这得益于我们集训时每天开展竞赛实景演练及日常打下的技能功底。”

“比赛检验选手的工艺能力和职业素质,如工具使用、产品装调检测能力及问题分析、创新解决的能力,这些素养贯穿电子产品设计、制作、测试全流程。”一等奖团队指导老师唐健豪介绍,竞赛通过模拟真实工作场景,考验学生的实战能力。针对这些需求,教师团队将电子创新工作室作为人才储备基地,创新学生培养方式,进行“老带新”授课培训,开展“一对一”结对成长。

工作室学生自制自动寻路小车。

工作室学生开发企业技术项目时研讨控制程序。

“我进工作室做的第一个纯手工作品就是在学长的带领下完成的。”工作室大二成员廖静怡拿起一个方盒形的电子时钟介绍道,历时3个月,从电路原理图设计,到PCB版图绘制、电路板安装焊接,再到程序编写和下载调试功能,最后3D打印并安装外壳,都由她一手完成。“我们还做了很多有趣的东西,如平衡小车、无线气象站等,这让我们熟练掌握一个产品的完整开发流程。”

为了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创新能力,教师团队带领学生共同完成企业横向项目,学生在工作室2年可以接触企业技术项目十余个。“我们在复杂的工程问题中拓展了知识面,更提升了创新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工作室大二学生唐杰表示。

此外,工作室定期组织内部竞赛,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蓝桥杯等比赛,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技能水平和应赛心态。2020年至今,工作室成员在职业院校技能竞赛中获得国家一等奖1个、国家二等奖2个,省一等奖11个。

“每当手机里传来学生斩获名企offer的喜讯,作为老师是非常自豪的。”工作室指导老师赵自鹏说道,距离毕业季还有大半年,工作室每位学生几乎都可以手握多张企业‘入场券’,不乏麦格米特、视源电子等知名电子信息行业企业的电子工程师、硬件工程师岗位。“还有同学接过我们的衣钵,继续培养电子信息工匠。”赵自鹏补充道,2019级邓密昌等同学经保送进入本科学习后,又去到中职学校任教。

通讯员王露曼 潇湘晨报记者李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