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女子容貌变形、左眼几近失明,是因这种局部侵袭性强、易复发的肿瘤……
2025-10-12 17:09:47
8.3K阅读

32岁的陈女士在5年前被确诊为上颌骨成釉细胞瘤。过去几年里,陈女士经历过多次治疗,但是肿瘤依旧反复生长,不仅侵蚀着颌骨,更使左眼视觉逐渐丧失。

近日,陈女士因肿瘤多次术后复发,左眼眶肿胀2月余,来到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入院时影像检查显示:肿瘤沿上颌骨向上浸润性生长,侵犯至眼眶,推挤眼球并累及眶尖重要结构,进一步攀升至颅底,紧贴守护大脑的“最后屏障”——硬脑膜。

治疗时,既要完整切除肿瘤,降低复发风险;又要最大限度保留面部外观与眼球、神经等重要结构。手术需在视觉神经与大脑交界处进行毫米级操作,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严重并发症,治疗难度极大。

多学科联动,术后制定个性化康复方案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迅速为陈女士开展疑难病例会诊,多学科专家共同参与讨论,围绕肿瘤边界、入路选择、术中风险与术后康复等展开全面评估。

最终专家达成共识,决定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为陈女士进行手术,完整切除肿瘤的同时,最大限度保留患者眼球功能与外观完整。

由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胡革、副主任医师吴文科,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余文运等医护人员组成手术团队,在显微镜下精准分离肿瘤边界,保护眼眶、视神经及颅底重要血管神经;并完整切除了侵犯颅底、眶上及颅内的肿瘤组织,并第一时间将眼球复位,对眶壁与颅底进行重建与修补。

考虑到术后恢复需求,医院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为患者定制了个性化康复方案:通过中药调理,益气养阴、活血通络,帮助身体机能逐步恢复;搭配针灸治疗,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神经功能修复。辅以康复训练与心理疏导,缓解患者术后顾虑。

目前,患者恢复顺利,眼球位置良好,左眼视觉恢复,逐步回归正常生活。

什么是颌骨成釉细胞瘤?

颌骨成釉细胞瘤是一种常见的牙源性肿瘤(发生于牙源性上皮和牙源性间叶组织),虽多为良性,但局部侵袭性强、易复发,多发生于下颌骨,也可累及上颌骨。

早期无明显症状,随着肿瘤增长,可能逐渐出现颌骨膨胀、面部畸形、牙齿松动脱落、咀嚼吞咽困难、呼吸障碍、口唇及颊部麻木不适、病理性骨折等症状。

手术完整切除是治疗颌骨成釉细胞瘤的主要方式,具体手术范围需根据肿瘤大小、侵犯范围及患者功能需求综合确定。而且由于颌骨成釉细胞瘤具有易复发的特点,术后需进行长期管理,降低复发概率,建议术后前3年每半年复查一次,之后可每年一次。

早筛早查早治疗

由于颌骨成釉细胞瘤晚期常出现面部畸形、组织侵犯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因此更要注重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副主任医师吴文科提醒,若出现颌骨肿胀、牙齿松动或麻木感,需立即就医,避免病情延误。在日常生活中,需保持口腔卫生,避免感染或炎症刺激,减少局部组织异常风险。

从肿瘤侵犯眶尖、颅底的危急情况,到术后逐步回归正常生活,陈女士的好转,离不开多学科协同与中医药助力。医生在此提醒大家,关注面部、颌骨健康信号,出现不适及时就医,科学应对更安心。

通讯员常卫 贺维 裴翌尧 潇湘晨报记者任弯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