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三下乡”|长沙学院50名大学生化身“小老师”,为教职工子女送去“七彩课堂”
潇湘晨报 2025-07-25 12:00:08
4.2w阅读

近日,由长沙学院团委、关工委、工会联合指导,长沙学院学生会、青年志愿者总会及造血干细胞宣传服务团队组织开展的长沙学院“薪传智火,童筑未来”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在该校招就处招聘大厅再度出发。50名大学生志愿者化身“小老师”,以课堂内外的全情投入,为教职工子女打造了一段充实而温暖的暑期时光,用实际行动诠释“为师生办实事”的服务理念。

备课时光:用匠心打磨每一堂课

为让课程既藏着知识的深度,又裹着童趣的温度,“薪传智火,童筑未来”暑期社会实践团的小老师们很早便开启了筹备工作。针对不同年龄段孩子的认知特点,团队分组研讨教案:机器人体验课组提前与外国语学院青志协的机器人团队进行沟通,确保小朋友们能轻松操作;非遗创意课组专门学习了纸鸢与竹灯笼制作技艺,将传统工艺拆解为 “骨架搭建”“贴纸装饰” 等简易步骤,提前采购了纸模型、竹篾、胶水等材料,分类打包成 “手工材料包”;国防教育课组改编红色故事,准备了适合儿童理解的情景剧剧本。翻开小老师们的备课记录本,密密麻麻标注藏着满满的用心: “注意语速放缓”、“此处要插入互动提问”、“鼓励引导小朋友自己进行尝试”。为了让孩子们坐得住、学得进,小老师们在每个环节进行反复推敲不断打磨教案。

课堂互动:用真心架起沟通桥

“老师,我的这个飞机为什么总不走直线呀?”在无人机体验课上,一个小男孩急得涨红了脸。无人机体验课的小老师蹲下身,耐心告诉他如何摆放无人机:“你看,要把这些地方都架好,这样才不会走歪。”这样的耐心引导贯穿课堂始终:趣味数学课上,用有趣的找茬小游戏,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老小共“话”课上,小老师们和小朋友们围着一起坐,听柳老教授讲老长沙的故事;轻军训环节,小老师们认真的记录着每个不标准却很努力想做好小朋友的身影,鼓励小朋友们“面对困难和挑战不退缩再努力坚持一下”。小朋友在《成长日志》里画下与小老师的牵手图画,旁边歪歪扭扭写着:“今天玩的很开心!明天我还要来!”

课后保障:用责任筑牢服务墙

每日课程结束后,小老师们的工作仍在继续。他们分工协作:后勤组细致清扫场地,整理教具、换桌布,确保次日课堂环境整洁安全;财务组汇总当日开支,核对物资领用清单,规范完成财务报账;宣传组整理照片视频素材,剪辑课堂宣传视频,以及通过照片向家长们同步孩子的成长瞬间。在实践进行中,团队还设计了调查问卷,收集孩子们和家长对课程的反馈,为后续反思总结和今后实践开展提供数据支持。正如团队负责人项楚妤同学所说:“从备课到收尾,每个环节都不能松懈,这是我们对孩子们的负责,也是对我们自己的锤炼。”

七彩小课堂的时光虽短,但小老师们用备课的匠心、课堂的真心、课后的责任心,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了爱的种子。这场“大手牵小手” 的温暖互动,不仅解决了教职工的后顾之忧,更让孩子们在课堂中收获知识,让志愿者在奉献中成长,让服务师生的情怀在点滴行动中持续传递。

潇湘晨报记者钟锦涵 通讯员向希怡、张艺迅、潘政合、李飞燕